石大象設計都是有一定的規格占比的,不成比例的大象做出去會很太丑,而成年大象身型會隨種類的不一樣而不同,如非洲象身型魁偉,但全身肌肉牢固而亞洲象則稍顯憨厚老實,身型偏肥胖。石頭雕刻大象是依據實物大象演變出來的,因而其尺寸都沒有準確的占比。
在全部石大象產品中,普遍的都是招財、吉祥如意的福象造型設計,這類福象有著各種各樣的姿勢,站立、行走、半蹲、射門等,這種不一樣姿勢影響石大象的總體占比。
以普遍的坐姿石大象為例,假設大象高度為100cm,其長短則通常為115-125cm之間,總寬則為52-55cm之間,但假如是行走的石大象,那就差別挺大了。行走的步伐邁得越大,其相匹配長高比就越大,要將近1.6倍。對應地這類體型較長的石大象通常都是精悍型的野象。
有的石大象的長度不全比起高度多,例如翹鼻石大象,鼻頭翹起的石大象高度都是比長度長許多。兩只翹鼻象的高度一般是長度的1.2倍,而寬度則為長度的一半。因此了解這一占比,之后訂制石大象前,就能夠自身依據所放置的部位,挑到適合的石大象了。兩只比例恰當的石大象才不容易看上去很怪異,因而依據設計石大象要留意占比規格的把握。